“我们脱贫了!”
这场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扶贫战役,书写了人类脱贫史上的伟大奇迹!
8年来,从巍巍武陵到莽莽雪峰,从滔滔湘水到浩浩洞庭,“吃得苦、霸得蛮、耐得烦”的湖南人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以“敢教日月换新天”的豪情、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坚韧、“不破楼兰终不还”的拼劲,在三湘大地谱写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。
2013年11月3日,习近平总书记跨越崇山峻岭,来到湘西十八洞村考察,提出“精准扶贫”重要论述。
从十八洞出发,湖南牢记总书记嘱托,扛牢政治责任,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在三湘大地全面打响。
“五级书记”打头阵。省、市、县、乡、村五级层层签订责任状,省委是“总前委”,市委书记是“纵队司令”,县委书记是“一线总指挥”,乡镇党委书记是“主攻队长”,村党组织书记是“尖刀排长”。
尽锐出战。湖南2.1万支工作队、5.6万名干部驻村帮扶,60余万名党员干部与170万户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,实现所有贫困村驻村帮扶、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。以热血铸忠诚、以生命赴使命,奏响了一曲曲扶贫帮困、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的时代壮歌。
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。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中,无数驻村队员、党员干部、志愿者,舍小家为大家,舍小我为大我,以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,与贫困决战。他们以梦想为引领,用精神做路标,用青春、热血和生命攻克一个又一个堡垒,筑起贫困群众奔向小康的幸福之路。
血洒青山终不悔。黄诗燕、蒙汉、王新法、方璇、王淑珍、唐乾、向纹……一批扶贫英雄先后倒在脱贫攻坚一线。他们的功绩震古烁今,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洒下过无数英烈鲜血的湖湘热土上。
精准扶贫,只有开对“药方子”,才能拔掉“穷根子”。
深入脱贫攻坚主战场“把脉问诊”,湖南创造性提出“资金跟着贫困户走,贫困户跟着能人走,能人跟着项目走,项目跟着市场走”的“四跟四走”产业扶贫模式,把能人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,激活产业扶贫“一池春水”,提升贫困地区“造血”能力。
一个又一个贫困村,种活“产业树”,结出“幸福果”。广大贫困户融入产业链,挑上“金扁担”,奋起“拔穷根”。
安化黑茶、保靖黄金茶、吉首猕猴桃、麻阳冰糖橙、靖州杨梅、华容芥菜、龙山百合、洞口蜜橘、隆回金银花、炎陵黄桃……丰饶的三湘大地,“生长”出产业扶贫基地600多万亩;51个贫困县,每个县有2个以上特色主导产业;35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脱贫,取得历史性成就。
昔日“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”,今朝“山里人过上城里人生活”。
易地扶贫搬迁成为湖南脱贫攻坚的“头号工程”。2019年底,14个市州105个县市区69.4万名搬迁群众全部入住新居,彻底“挪穷窝”。68.3万搬迁群众脱贫,脱贫率达98.5%,有意愿就业的搬迁户就业率达99.96%。
“生活改变了我,我也改变了生活。”城步苗族姑娘杨淑亭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,她不认命不服输,坐着轮椅开启创业之路,带动数百户贫困户脱贫;为了“富乡邻”,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党支部书记钟白玉、临澧县四新岗镇久丰村党总支书记吴开华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塔溪村党总支书记肖辉旺等,放弃自己的事业,回村端起“泥饭碗”,让全村贫困户捧上“金饭碗”;祁东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登上央视牛年春晚大舞台,孩子心中的希望,从稚嫩的歌声中启航……
拔掉思想观念的“穷根”,激发起群众的内生动力,梦想照进了现实,蛰伏在“穷乡僻壤”的创造力喷薄而出。
行路不再难,喝水不再愁,村庄点亮了,“互联网+”让乡亲们“脑洞大开”;路、水、电、网等基础设施改善,让湖南贫困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;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全面实现,更为千年贫困彻底画上句号!
截至2020年底,湖南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、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、767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;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消除。
脱贫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
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,让我们带着脱贫攻坚铸就的荣光,赓续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,循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宏伟蓝图,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锚定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星辰大海,重整行装再出发、再奋斗!
(文/苏原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