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震(1908—1993),长沙浏阳人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、政治家,湘赣苏区创始人之一,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,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卓着功勋。社会主义屯垦戍边事业的开拓者,为恢复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各项事业、加强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、维护祖国统一、巩固西北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,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。曾任中共第十一、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,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,中央军委常委,国务院副总理,国家副主席。
(内容来源: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、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)
【基地掠影】
王震故居始建于清代,为砖木结构的四合院民居,现存面积约800平方米,共有房屋19间。故居内设王震生平业绩陈列室,以“艰苦奋斗、勇于开拓”为主题,展出了王震的军大衣、油桶、书信等40件馆藏文物和76幅照片,真实、生动地反映了王震光辉而伟大的一生。
【历史寻迹】
在王震生平业绩陈列室内陈列着一把锄头,这是20世纪60年代王震送给家乡人民的。这把锄头记录了王震开发家乡杨梅岭,为改变家乡面貌而亲力亲为的故事。
1959年,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回到阔别30年的家乡。他鼓励大家发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积极发展家庭副业。针对家乡多砂质土壤、水分充足的现实条件,他发动乡亲们重新规划田土山岭,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,植桑养蚕,把生产搞上去。
1960年、1961年,王震自己掏钱,从外地购进一批除草的锄头,还购回桑苗、板栗苗、蜜橘苗各1000株,送回家乡。1963年的植桑季节,第五次回乡的王震扛起锄头,带领区、乡、队的干部以及村民来到家乡的杨梅岭开垦林场。当时,天空下着阴冷的小雨,北风呼啸,王震不理会被雨水淋湿的衣服,不停地挥舞手中的锄头,和大家一起挖土、播种、栽树,向荒山要粮、要林。
返回长沙后,他又邀请蚕桑技术员去家乡指导工作。在王震的带领和关怀下,杨梅岭换上了新装,岭端板栗成林,山坡茶果间作,山下桑苗成行。
基地地址:浏阳市北盛镇马战村江背组
联络电话:0731-83222916
打卡必到:王震及其弟、妹住房陈列,王震出生房间陈列,王震生平业绩陈列
特色美食:浏阳蒸菜、茴香茶、嗦螺、霉豆腐、火焙鱼、炒米糕、浏阳豆豉
周边热门:浏北烈士陵园、寻淮洲故居、赤马湖风景区、周洛大峡谷、谭嗣同故居、浏阳文庙
交通提醒:浏阳交通便利,城乡巴士,827 路、101 路公交车均可到基地附近
王震(1908—1993),长沙浏阳人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、政治家,湘赣苏区创始人之一,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,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卓着功勋。社会主义屯垦戍边事业的开拓者,为恢复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各项事业、加强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、维护祖国统一、巩固西北边疆作出了重要贡献,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。曾任中共第十一、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,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,中央军委常委,国务院副总理,国家副主席。
(内容来源: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、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