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长沙篇

        • 基地掠影
        • 历史寻迹
        • 参访导航
        关闭  X

        【基地掠影】

        湖南日报报史馆陈列面积约471平方米,主体由三大部分构成:“铅与火:激情燃烧的岁月(1949.4—1978)”“光与电:唱响改革开放最强音(1978—2011)”“云与微:奋进伟大新时代(2012—)”。陈列以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手段,从创刊、发展、改革、融合等多个维度,全方位地梳理湖南日报的发展脉络和轨迹,反映了印刷、影像技术的变迁和传播技术的蝶变。陈列还及时更新精品内容,如“党报记者一线抗疫”等展柜,生动地展示了党报记者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。

        关闭  X

        【历史寻迹】

        在湖南日报报史馆内陈列着一份《湖南日报》的创刊号,当时称为《新湖南报》。报头的由来与更迭背后,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
        1949年4月30日,朱九思和张式军受新任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同志委托,前往北平,请毛主席为家乡即将创办的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题写报头。毛主席欣然提笔写就,一式三排,题写了三组《新湖南报》的报名,并提出:国民党在长沙有一份《湖南日报》,湖南省委机关报以《新湖南报》作报名好,请交黄克诚同志定夺;报社的同志认为哪几个字好,就用哪几个字。同年8月15日,在湖南和平解放的锣鼓与鞭炮声中,《新湖南报》创刊号诞生。

        1960年3月10日,在南方考察的毛主席从广州来到长沙时,提出要给《新湖南报》再写一幅报头,原来那幅不够理想。于是,当年3月19日启用了毛主席第二次题写的新报头。

        1964年7月18日,毛主席乘专列从长沙返京途中,同当时的湖南省委负责人谈话,建议将《新湖南报》改名为《湖南日报》。29日,应湖南省委的请求,毛主席再次题写了新报名。

       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,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《新湖南报》于1964年10月1日改名为《湖南日报》,启用新的报头并使用至今。

        毛主席三次题写报名,在党的新闻史上留下一段佳话。这不仅是对《湖南日报》,更是对湖南全省人民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,永远激励着湖南报人更好地办好《湖南日报》。

        关闭  X

        基地地址: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 442 号新湖南大厦裙楼 5 楼

        联络电话:0731-84326365

        打卡必到:湖南日报报史馆、湖南日报中央厨房、湖南日报报纸资料数据库

        特色美食:口味虾、毛氏红烧肉、臭豆腐、糖油粑粑、张氏捆鸡、腊肉、酱板鸭、火宫殿小吃、马复胜糕点

        周边热门:湖南省博物馆、长沙市党史馆、烈士公园、杜甫江阁

        交通提醒:搭乘 9 路、109 路、115 路、116 路、159 路、348 路、402 路、405 路等公交车, 在湖南日报站下车即到

        《湖南日报》作为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,是湖南社会主义革命、建设和改革开放等方方面面发展的亲历者、记录者和传播者,被誉为“湖南日记”,其发展壮大史,正是湖南报业蓬勃发展的缩影。

        (内容来源: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、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