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长沙篇

        • 基地掠影
        • 历史寻迹
        • 参访导航
        关闭  X

        【基地掠影】

        李维汉故居始建于清末,砖木结构,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,共有房屋40余间。故居复原了李维汉少年时代住房、李维汉父母居室及作坊等。故居内设有李维汉生平业绩陈列室,通过大量的照片、实物、文献资料等,生动地再现了李维汉的人生经历和人格风范。

        关闭  X

        【历史寻迹】

        在李维汉生平业绩陈列室里,陈列着李维汉晚年的着作《回忆与研究》,这是他在耄耋高龄、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写成的一部力作,也是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
        为了撰写回忆录,李维汉倾注了极大的心力,以超人的毅力每天坚持学习与工作。直到病逝前三个月,他还插着氧气管,于病榻上修改稿件。他经常对人说:“为什么说老干部是宝贵财富?我想有两条:第一条是保持革命晚节,做一个像样的、合格的共产党员;第二条就是应该多收集一点党的、革命的历史资料,交给党,为将来写好中共党史作点贡献。”

        李维汉对自己的回忆录要求极严,立下四条原则:一是以集体为主,着重写集体的活动,适当联系自己,反对突出个人、突出自己,正确处理个人同党、同群众、同所在单位集体领导的关系;二是实事求是,真实第一,力求写出历史的本来面目;三是重视总结经验,包括正面的、有益的经验,也包括反面的、需要引为鉴戒的经验;四是对个人的活动持分析的态度,坚持真理,修正错误,勇于自我批评。

        杨尚昆在第三次革命烈士传编辑工作会议上曾说,在写回忆录方面,“李维汉同志作了很好的榜样。他的几篇回忆录,有历史材料,有事实经过。既有经验教训,还有自我批评,写得很好”。

        关闭  X

        基地地址:长沙市长沙县高桥镇维汉村新屋组

        联络电话:0731-86243785

        打卡必到:李维汉生平业绩陈列室

        特色美食:高桥茗茶、食用菌、酱板鸭、红薯片、玉兰片、干辣椒、笋干

        周边热门:柳直荀故居、紫竹山开元寺、杨立三故居、湘丰茶博园、杨开慧故居、田汉故居、影珠山森林公园

        交通提醒: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线路,公交车从星沙城区一路向北,可领略长沙县北部乡镇的美好风光

        李维汉(1896—1984),字和笙,又名罗迈,湖南长沙人。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方面的着名理论家。曾任中共第四届中央委员,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,第五届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,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,第六届中央政治局临时委员,第一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,第二、三、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,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。从事党政、统战、司法和教育工作,为党的建设、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健全、社会福利事业,尤其是统战工作,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
        (内容来源: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、湖南省人民出版社 )